广蓝科技:“草根”企业迎来精彩逆袭
2014-09-18 10:20:33 来源:赣南日报 点击:
9月9日,江西广蓝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鸣锣上市,实现了赣州企业在“新三板”上市零的突破。
在全市70余家纳入“新三板”重点培育目标的企业中,广蓝科技为何能率先“破茧”?9月15日,笔者走进广蓝科技,探访它的精彩逆袭之路。
彷徨,老企业难敌时代变迁
为筹备上市,原江西国兴集团兴国齿轮箱拨叉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19日完成股改,并正式更名为“江西省广蓝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广蓝科技是地地道道的兴国“草根”企业。它的前身是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兴国齿轮箱拨叉厂,主要生产汽车齿轮箱拨叉,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厂房破旧、设备落后,这家拥有106名职工的老国企年销售额只有300万元,企业濒临倒闭。1999年3月,该厂被江西国兴集团兼并,更名为江西国兴集团兴国齿轮箱拨叉有限公司,成为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
改制后的国兴拨叉公司也曾彷徨,原有的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差,无法适应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厂房狭小破旧,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出路在哪里?
技改,让老企业重焕生机
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走技改革新之路。
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自2002年起,广蓝科技开始建立并实施iso和qs两大质量体系标准化管理。所有产品均按国际标准生产,逐步打响“国兴拨叉”品牌。
2004年,广蓝科技投资300多万元购进数控车床、数控铁床、线切割、无心磨等一批先进设备,开始了对产品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改造。2005年,兴国县委、县政府“退城入园”的给企业技改带来新的契机,新建厂房、仓库、办公大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搬入工业园区后,公司购进数控机床20余台、加工中心和清洗机各一台,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达604万元。舍得投入让企业收获了丰厚回报,当年企业销售额首次跨过千万元关卡,实现税收130万元。
近年来,汽车行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生产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广蓝科技的技改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在原有快速化学成分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基础上,企业新购进了x射线探伤、荧光磁粉探机等检测设备30多台,使企业具备了从产品的模具制造、毛坯生产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生产能力。如今,企业年生产汽车换挡拨叉及组件等300万套,成为德国格特拉克、德国zf、奇瑞汽车等20多家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广蓝科技在兴国经济开发区新区新上的总投资2.4亿元全新生产线,意味着企业又一轮技改升级的落幕。新项目可年生产8000吨精密铸件、300万套汽车变速箱拨叉及叉轴组件、600万件齿轮和6000吨压铸铝,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上市,草根企业脱胎换骨
9月9日,“江西广蓝”这支新生股出现在“新三板”上,在赣州的众多筹备上市的企业中拔得头筹。
在《中国证监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实施意见》的政策支持下,广蓝科技率先获取进入资本市场的门票。据兴国县金融工作局局长邱隆富介绍,“江西广蓝”成功上市,将带来资金、项目的活水和人才、人脉等支撑企业发展的要素。同时,上市后企业品牌影响力、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大大增强,可谓“脱胎换骨”。
“上市带给企业的不仅是资金。”广蓝科技董事长李金平非常看重上市给企业筑起的新优势。他认为,上市一方面让民营企业变为公众企业,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吸引高端人才。